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一触即发(中国区)官方网站|一盘“虾”被端上两岸校长论坛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8:21    次浏览

两岸中小学校长面对面交流。本报台北讯(文/图特派记者佘峥)第十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昨日在台北举行。它可能是两岸这类论坛中最“老”的,已经举办十届了。厦门市教育局局长赖菡率团参加论坛,约50名大陆校长参加,他们来自福建、陕西、上海等地,教育部也派员参加。今年论坛由台湾省教育会、厦门市教育局、中国教育学会举办,讨论的主题是生活技能教育。被称为两岸关系“希望工程”这一论坛于2007年在厦门举办第一届,由厦门市教育局发起。论坛的见证者、现任佛光山大学校长杨朝祥昨天说,当时两岸有大学校长论坛、职业学校校长论坛,就是没有中小学校长论坛,因此厦门提议举办时,台湾校长觉得太稀奇,报名十分踊跃,有130多位台湾校长报名参加。而一开始准备的是,大陆和台湾各出50名。第一次“握手”后,两岸校长相见恨晚。因此,论坛闭幕式,台湾方面突然决定:要把接力棒接过去。至此,这一论坛就由厦门和台湾轮流“坐庄”。杨朝祥说,从现在看来,这一论坛是两岸长久关系的“希望工程”和“基础工程”。校长都是来自中小学,培养的都是两岸的未来人,很可能影响孩子们今后如何交往。论坛接龙词“十全十美”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2007年举办第一届时,杨朝祥在开幕式上说,希望两岸校长“一回生,二回熟,三回就成好朋友,四回不分你和我”。当时就有人问他,如果论坛举办第五届,你要怎么说?不过,大多数都觉得四届已经够多了,根本没准备。所以,当第五届校长论坛在厦门举行时,台湾方面开始抓脑袋想词了。台湾教育学会理事长李建兴从厦门的“五缘”汲取灵感,在开幕式接龙“五缘相会”。昨天举行的第十届论坛,李建兴公布了今年接龙词“十全十美”。它留下一个悬念:论坛会继续举行下去吗?如果会,第十一届的接龙又会什么?【观察】五年级孩子不爱吃虾?一盘“虾”被端上两岸校长论坛。每年论坛都选择一个共同关心的教育主题。过去十年,两岸校长探讨了课改、教学质量评估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、教师专业成长、数字化学习、艺术教育等。今年论坛的主题是“生活技能教育”。两岸校长都在抱怨各自的孩子生活技能每况愈下。学校食堂有道菜是很多孩子避而远之的:虾。不是他们不爱吃虾,而是不会剥虾壳。不会剥壳所以孩子不吃虾不久前,杭州校长在朋友圈里感慨:午餐吃虾,五年级的班主任告诉她,很多孩子不吃虾,不是因为过敏,而是不愿意或者不会剥虾。校长感慨地说“关键是五年级,11岁的孩子啊”。参加论坛的校长们说,他们学校里也有“不爱”吃虾的孩子,之所以“不爱”要加引号,是因为只是“不愿意或不会”。校长们说,不仅不爱吃虾,有刺的鱼,蟹更不用说了。水果也是,香蕉是孩子们的最爱,因为只要剥皮就好。上海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研员贺明菊说,17岁的孩子到亲戚家吃饭,盯着带壳的鸡蛋看了半天,问说:这个蛋没缝,怎么吃啊。亲戚抓起蛋在餐桌上敲了几下说:这下有缝了,可以吃了吧。男孩又嘀咕说:我妈给我吃的不是这种有壳的鸡蛋。校长们表示:父母不能样样包办五年级的孩子不会吃虾,并不奇怪。大陆的校长说了件趣事:老师的儿子带女朋友回家,老两口为他们煮了几道菜就“隐退”。回家后,却发现一盘虾原封不动,一问才知道:男生请女生吃虾,女生说,我不爱剥虾壳,你帮我剥吧!男生说:拉倒吧!我平时吃虾,还是我妈给我剥的。厦门市实验小学前校长、厦门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尤颖超说,他相信,并不是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不会剥虾壳,而是他们嫌麻烦。而之所以那么懒,也是父母们宠出来的。很多家庭都这样,父母们看到孩子笨手笨脚的样子,索性代劳了。孩子真的那么懒、那么笨吗?尤颖超也不这样认为。他曾给一位家长面授良机,教她如何一步步地放手,结果证明:人家孩子很行!在上海,学校教育开始涉入生活教育,有专门的课教孩子烹饪,还有《布艺》课。但是,校长们说,生活技能教育的广阔天地在家庭,学校教得再多,父母们还是样样包办,也是没有用。尤颖超说,父母们应该要认识到,一个人要能得到幸福,除了知识之外,生活、生存技能也是必备。